Search


《寂寞是主謀》陳心遙
刊登於2015年2月4日《信報》副刊《視線所及》專欄<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《寂寞是主謀》陳心遙
刊登於2015年2月4日《信報》副刊《視線所及》專欄

懸疑電影的天空裏,校園就是最佳的故事場景之一。明明就和大社會只隔着一道門閘,小小校舍卻自成一個世界;雖然有很多老師在監察着、管理着,大人與青少之間卻是永垂一條鴻溝;所以再妙想天開的事,也有權利在校園推理片中發生。
《逆光飛翔》導演張榮吉新作《共犯》,就是六個高中生的青春物語。始點是三個同校卻互不相識的男學生,上學時偶然遇上素未謀面、孤傲美麗的師姐墮樓身亡。大人和警察們一致裁定,這只是一宗普通的自殺案。當大家都在靜待死者被慢慢淡忘,很快又可以回到安定日常的時候,這三個學生因為一封未曾見光的死者遺書,瞞着全世界暗地追查師姐遇害的真相,並誓言要為她向兇手復仇。這個兇手,到底是在操場上若無其事地和同學玩的乖乖牌女生,還是在靈堂上嚎啕大哭的死者媽媽呢?這三個男學生自以為在看清事件真相的直路上,殘忍的意外,卻在轉角處暗暗地等待着他們⋯⋯
台灣的青春片由1991年《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》開始,代代相傳,自成一格,詩情畫意的設計,本土文化的質感,和香港粵片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。曾聽過無數朋友說過,香港是不可能做到台灣或日本青春片的浪漫詩意的,因為粵語頑皮跳躍,香港人直截了當,硬套詩意只會變成令人嘔心的造作和虛偽。這個說法我是不認同的。但無可否認的是,香港電影在這類型的成功例子少之又少。以往這類電影多數只在電影節中出現,給忠實影迷相濡以沫,如今《共犯》在正場上映,正好測試香港觀眾的接受程度了。
正因為不論哪個地區,大人細路的巨大代溝、青春少艾的質樸美麗、未成年者的多愁善感都是源源不絕的靈感,所以我相信好的青春片是會跨越時區得到廣泛共鳴的。
我無從知道台灣校園的真實情況,但《共犯》呈現的問題,也不會是台灣獨有的,尤其是成年人自以為是,因循怠惰,懶於和年輕人溝通,不僅是世代的疏離,最後連年輕人之間的羈絆都是似有還無,應該都是很多亞洲社會的通病吧。
電影那個看似友愛和平正能量的校園裏,所有人只是共犯;寂寞,才是主謀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View all posts